如何预防碘缺乏病?唐山市疾控中心专家:要坚持科学补碘,食用碘盐最简便安全有效
2023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0个“防治碘缺乏病日”,活动主题是“科学补碘三十年,利国利民保健康”。
(资料图片)
“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环境缺碘地区,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,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。”对此,唐山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专家呼吁公众,一定要坚持科学补碘,预防碘缺乏病。
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(水、土壤等)几乎都缺碘
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是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、促进代谢过程、保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、保持神经系统功能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健康保证。
“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,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,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。”唐山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专家介绍,碘缺乏病可累及从胎儿到老年的生命全过程,尤其是胎儿期和婴幼儿期(1~3岁)。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,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,严重的会造成克汀病(呆傻症)、听力障碍、智力损伤等。如果孕妇孕期严重缺碘,容易出现胎儿流产、早产、死产和先天畸形等。成年人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。
据了解,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(水、土壤等)几乎都缺碘,如果停止补碘,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,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。
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方式
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、安全、有效的方式。然而,日常生活中,不少人对食用碘盐存在两个误区,一是沿海地区不缺碘,可以不食用碘盐。二是日常膳食中碘摄入量足够,不必单独食用碘盐。
“沿海居民虽然食用海产品相对较多,但并非所有海产品含碘量都高。”专家介绍,以经常食用的鱼、虾等动物性海产品为例,每百克含碘量只有不到20微克,甚至低于鸡蛋。根据我国部分沿海省市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,沿海居民从膳食当中摄入的碘量,并不能达到日常碘的需要量。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80%以上来自碘盐,如果不食用碘盐,97%以上的沿海居民患碘缺乏病的风险都会增加。对此,沿海地区居民也需要坚持食用碘盐。
还有人认为,只要每天正常吃饭,就可以满足身体对碘的需求,额外通过食盐补碘将会造成碘超标。对此,有调查数据显示,在成年人不食用碘盐的情况下,即使是鱼、虾摄入较多的沿海地区,人们膳食碘的摄入量也远低于建议摄入量。因此,仅靠吃饭而不食用碘盐,远远不能满足人体每天对碘的需求,也需要坚持食用碘盐。同时,加碘盐和无碘盐有区别,不能随意食用无碘盐。
碘盐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会造成食盐中碘的流失
加碘盐是将碘以碘化物的形式添加到食盐当中,但碘化物在食盐中不能稳定存在,碘盐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食盐中碘的流失,如光照、高温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碘的挥发,从而失去补碘效果。
对此,专家提醒公众,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碘的挥发,保证碘盐的补碘效果。
一是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瓶或陶瓷罐并有盖。
二是碘盐应存放在阴凉、干燥、远离炉火处,避免潮湿、日晒和受高温影响。
三是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,应随用随买,适当储存。
四是炒菜时在菜即将出锅时再加入碘盐,可以有效减少碘的挥发。
(通讯员陆辉医院管理论坛报记者韩敬)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Copyright ? 2015-2022 西方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